图书介绍

红安县革命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红安县革命史
  • 郭家齐,彭希林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7307001306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400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44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红安县革命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 郭述申1

第一章 共产党组织的建立 革命运动的兴起1

第一节 自然环境和大革命前的社会概况1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1

二、反动统治的重重压迫2

三、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5

四、农民的反抗和斗争10

一、“五四”运动的影响和马列主义的传播12

第二节 马列主义的传播 党组织的建立12

二、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19

第三节 革命运动的兴起22

一、以反帝爱国为契机开展革命宣传22

二、黄安青年协进会的成立及其领导农民度荒的斗争24

第四节 夺取县教育局领导权的斗争 以学校为阵地推进农村革命28

一、夺取县教育局领导权的斗争28

二、改革教育 把学校变成革命阵地30

一、中共黄安特支帮助国民党创设组织34

第一节 国共两党革命统一战线在黄安的形成34

第二章 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 农民运动的迅猛发展34

二、党团组织的进一步发展 中共黄安县委的成立38

三、共产党员站在国民党组织的主持地位 掌握革命统一战线领导权42

第二节 工农运动的发展45

一、农民协会由秘密到公开45

二、工人、妇女、商民、儿童组织的建立及其活动51

第三节 惩治土豪劣绅运动的开展53

一、审判土豪劣绅委员会的成立53

二、镇压反动土豪吴芾村55

三、大闹龙潭寺58

四、公判土豪劣绅60

五、经济斗争的开展63

第三章 农民武装的建立及其与反动武装的斗争66

第一节 农民武装的建立66

一、三堂革命红学的出现66

二、黄安农民自卫军的成立69

一、农民武装与反动红枪会斗争的起因及策略71

第二节 农民武装与反动红枪会的斗争71

二、反击光山红枪会和本县土劣武装的战斗76

三、黄、麻、光三县和平协议的签订83

第三节 农民运动的失败86

第四章 黄麻起义 黄安县农民政府和工农革命军鄂东军的诞生92

第一节 大革命失败后黄安地区的斗争形势92

第二节 “八七”会议精神的贯彻与九月暴动95

第三节 中共黄麻特委和黄麻起义行动指挥部的成立101

第四节 起义军攻克黄安城105

第五节 黄安县农民政府的成立和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的诞生110

第六节 黄安城保卫战和工农革命军的转移117

第五章 地方工作的恢复和发展 黄安革命根据地的形成124

第一节 敌人的疯狂反扑和人民的英勇斗争124

第二节 工农革命军在木兰山的游击活动和黄安“二次暴动”132

第三节 黄光边第一块红色区域的开辟138

第四节 地方工作的恢复和发展145

一、正确贯彻党中央对黄安工作的指示155

第五节 黄安革命根据地的初步形成155

二、黄安军民为创建革命根据地而斗争157

第六章 根据地的不断巩固与发展 各级苏维埃政府的建立和土地革命的全面开展163

第一节 配合红军粉碎敌人三次“会剿”和清除反动枪会的斗争163

一、敌人的“会剿”和豪绅地主的破坏163

二、配合红军粉碎敌人的三次“会剿”166

三、清除反动枪会组织的斗争170

第二节 各级苏维埃政权的建立174

第三节 土地革命的全面开展180

第四节 党组织建设的加强和群团组织的建立与发展186

一、党组织的建设与党员的教育训练186

二、革命群团组织的建立与发展189

第七章 配合红军粉碎敌人的第一、二次“围剿”地方革命武装的大发展和各项建设事业的勃兴196

第一节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和发展 黄安革命斗争进入新阶段196

第二节 配合红军开展第一、二次反“围剿”斗争 陂安南县的建立202

一、配合红军打破敌人的第一、二次“围剿”202

二、陂安南县的建立206

一、根据地广大群众拥军参军热潮的掀起210

第三节 根据地拥军参军热潮的掀起 地方革命武装的大发展210

二、地方革命武装的大发展213

第四节 根据地经济建设的勃兴219

一、农业生产220

二、工业生产221

三、商业贸易223

四、财政、金融225

一、宣传工作的加强和文化事业的发展228

第五节 宣传、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228

二、教育事业的发展232

三、卫生事业的发展237

第八章 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对根据地的严重危害黄安军民全力支援红军夺取黄安战役的胜利241

第一节 王明“左”倾冒险主义政策在黄安的贯彻与人民群众的抵制241

一、改造党、政、群团组织和重新分配土地241

二、反“改组派”斗争的开展245

三、“五区事件”的爆发247

一、第三次反“围剿”斗争的准备和红四方面军在七里坪的成立250

第二节 全力支援红军夺取黄安战役的胜利 红安中心县和红安独立第一师的成立250

二、全力支援红军夺取黄安战役的胜利252

三、黄安改名红安 红安中心县和红安独立第一师的成立258

第三节 配合红军英勇抗击敌人的进攻 第四次反“围剿”的失败261

第九章 游击武装的建立和反“清剿”斗争的开展267

第一节 敌人的血腥镇压和红安人民的顽强斗争267

第二节 红安独立第七师的成立和反“清剿”斗争的开展272

第三节 红安便衣队的产生和游击活动的开展276

一、红安便衣队的产生和便衣队训练班的开办276

二、红安独立团、便衣队配合红军打击敌人281

第十章 便衣队坚持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285

第一节 红二十五军转移后的严重形势285

第二节 便衣队坚持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288

一、党组织的恢复和便衣队的发展288

二、便衣队在游击战争中的重大贡献290

第三节 冲破敌人新的“清剿” 夺取游击战争的最后胜利294

第一节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黄安的形成299

一、抗战爆发后的黄安形势299

第十一章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黄安的形成和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动299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黄安的形成和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302

第二节 党组织的恢复发展和群众抗日武装的建立306

第三节 黄安沦陷 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动与开展311

一、日本侵略军的滔天罪行311

二、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动与开展314

第十二章 安礼、安麻、陂安南抗日根据地的创立319

第一节 安礼边抗日根据地的建立319

一、黄麻经中心县委的成立319

二、安礼边抗日根据地的建立320

第二节 安麻边抗日根据地的建立325

第三节 陂安南抗日根据地的建立331

第十三章 建设与巩固根据地 夺取黄安抗日战争最后胜利338

第一节 粉碎敌人的“清乡”“扫荡” 阻击国民党顽军的进攻338

第二节 三块抗日根据地的建设与巩固342

一、经济建设342

二、文化建设347

三、剿匪肃特350

一、开展整风运动352

第三节 开展整风运动 加强地方军和民兵建设夺取反攻受降的胜利352

二、加强地方军和民兵建设354

三、配合军分区部队夺取反攻受降的胜利356

第十四章 坚持天台山地区的艰苦斗争 黄安解放区的建立358

第一节 黄安军民为争取和平民主保卫解放区的斗争358

一、抗战胜利后黄安面临的形势358

二、黄安军民为制止内战争取和平保卫解放区的斗争360

第二节 坚持天台山地区的艰苦斗争365

一、七里坪会合和黄安城战斗的胜利372

第三节 刘邓大军南下与黄安解放区的建立372

二、黄安解放区的建立376

第十五章 坚持游击战争 迎接新中国的诞生381

第一节 配合刘邓大军粉碎敌人的围攻381

第二节 游击战争的广泛开展和黄安全境的解放385

一、游击战争的广泛开展385

二、黄安全境的解放390

第三节 拥军支前 清匪反霸 迎接新中国的诞生393

编后记39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