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通用会计手册 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通用会计手册 下
  • 柏继民,薛军,刘兵,陈关亭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 ISBN:7504714534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2296页
  • 文件大小:160MB
  • 文件页数:125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通用会计手册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下册1075

第十篇 成本会计1075

第一章 总论1075

第一节 成本概述1075

一、成本的经济性质1075

二、成本的作用1076

第二节 成本会计概述1077

一、成本会计的产生与发展1077

二、成本会计对象1078

三、成本会计的职能1079

四、成本会计的任务1080

第三节 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1081

一、成本核算要求1081

二、成本费用分类1083

三、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1088

四、成本费用帐户1088

第二章 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1091

第一节 要素费用1091

一、材料费用1092

二、外购动力费1096

三、工资费用1097

四、其他要素费用1101

第二节 跨期费用1104

一、待摊费用1105

二、预提费用1106

第三节 辅助生产费用1108

一、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1108

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1110

第四节 制造费用1117

一、制造费用的内容1117

二、制造费用的归集1118

三、制造费用的分配1119

第五节 损失性费用1122

一、废品损失1123

二、停工损失的核算1126

第六节 期间费用1127

一、管理费用1127

二、财务费用1128

三、销售费用1128

第三章 在产品成本的计算1129

第一节 在产品数量的确认1129

第二节 在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1131

第三节 完工产品成本转帐1140

第四章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1141

第一节 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1141

一、生产组织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1142

二、生产工艺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1142

三、产品成本计算方法1143

第二节 品种法1143

一、品种法的适用性1144

二、品种法的特点1144

三、品种法的计算程序1145

四、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举例1147

第三节 分批法1156

一、分批法的适用性1156

二、分批法的特点1157

三、分批法的计算程序1158

四、举例1158

五、简易分批法1161

第四节 分步法1163

一、分步法概述1163

二、逐步结转分步法1165

三、平行结转分步法1179

第五节 分类法1186

一、分类法的适用性1186

二、分类法的特点1187

三、分类法的计算程序1188

四、分类法举例1189

第六节 定额法1194

一、定额法的特点1194

二、定额成本的计算1195

三、脱离定额差异的计算1197

四、定额变动差异的计算1201

五、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1203

六、产品实际成本的计算1203

第七节 成本计算方法的实际应用1206

一、几种方法同时应用1206

二、几种方法结合应用1207

第五章 成本管理概述1208

第一节 成本预测1208

一、企业成本预测的内容1208

二、成本预测的程序1209

三、成本预测的特性1209

四、成本预测方法及其应用1210

第二节 成本决策1214

一、与成本决策相关的概念1214

二、成本决策的基本方法1216

第三节 成本计划1221

一、成本计划的内容及基本程序1221

二、主要成本计划的编制方法1222

第四节 成本控制1224

一、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程序1225

二、成本控制的分级分口管理1225

三、成本控制的基本方法1226

四、期间费用控制1230

五、成本差异分析1232

第五节 成本分析1236

一、成本分析的内容1236

二、成本分析的原则1237

三、影响产品成本的基本因素1237

四、成本分析的种类及其组织形式1238

五、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1239

第六章 成本报表1242

第一节 成本报表概述1242

一、成本报表的概念1242

二、成本报表的种类1243

三、成本报表的特点和编制原则1244

四、成本报表的作用1246

五、成本报表的编制依据和基本要求1247

第二节 主要成本报表的编制1248

一、产品生产成本表1248

二、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1256

三、产品生产及销售成本表1258

四、商品产品成本表1262

五、制造费用明细表1262

六、商品销售费用明细表和管理费用明细表1269

第三节 其他成本报表1273

一、产品生产过程的报表1273

二、材料成本考核表1276

三、人工成本考核表1277

四、费用计划执行情况表1278

第四节 成本报表分析1279

一、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的分析1279

二、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分析1283

三、技术经济指标变动对成本影响的分析1286

第十一篇 会计报表1293

第一章 财务报表导论1293

第一节 财务会计目标及其财务报表1293

一、财务会计目标与财务信息1293

二、财务信息与财务报表1295

三、财务报表体系1295

第二节 财务报表的编制1299

一、编表前的准备工作1299

二、财务报表的编制1302

三、财务报表的报送1303

第二章 损益表的编制1304

第一节 损益表的性质1304

一、损益表要素1304

二、损益表的性质和作用1306

三、权责发生制与企业损益1306

第二节 损益表的内容及格式1307

一、损益表的基本结构1307

二、当期经营观念与总括观念1310

第三节 编制损益表的准备工作1311

一、调整计划成本为实际成本1311

二、调整帐面价值为期末现值1312

三、调整应计事项1313

四、处理一切待处理事项1315

第四节 损益表的编制1316

一、编制依据1316

二、注意事项1317

三、编制方法1318

第三章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1321

第一节 资产负债表的功用1321

一、资产负债表的要素1321

二、资产负债表的功用1322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的结构设计1324

一、资产负债表的结构设计1324

二、我国资产负债表的结构1327

第三节 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准备工作1327

一、调整事项1327

二、试算平衡1328

第四节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1329

一、编制依据1329

二、注意事项1330

三、编制方法1331

第四章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1336

第一节 现金流量表的作用1336

一、现金流转的重要性1336

二、现金制会计1337

三、现金流量表的由来1340

四、现金流量表的作用1341

第二节 现金流动的分类1341

一、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1341

二、企业经济流动的分类1342

三、现金流动的分类1342

第三节 现金流量表的格式1343

第四节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1345

一、现多流量表的信息来源1345

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步骤1345

三、现金流量表的编制1346

第五节 现金流量表编制举例1356

一、工作底稿法1356

二、T型帐户法1359

第五章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基础1366

第二节 合并财务报表概述1366

一、合并财务报表的产生与发展1366

二、合并财务报表的特点1367

三、合并财务报表与投资1368

四、合并财务报表与企业合并1369

五、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理论1370

第二节 合并财务报表的种类及其编制原则1371

一、合并财务报表的种类1371

二、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原则1372

第三节 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1373

一、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1373

二、不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1375

第四节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1376

一、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的意义1376

二、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方法1377

三、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方法的比较1382

四、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的会计处理1383

五、我国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方法1384

第六章 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1387

第一节 合并资产负债表1387

一、合并资产负债的编制程序1387

二、合并资产负债表编制时应当抵销的项目1387

三、合并资产负债表编制举例1397

四、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工作底稿1399

五、合并资产负责表基本格式1401

第二节 合并损益表和合并利润分配表1402

一、合并损益表与合并利润分配表的编制程序1402

二、合并损益表编制时需要抵销的项目1403

三、合并损益表及合并利润分配表合并工作底稿1407

四、合并损益表及合并利润的分配表格式1411

第三节 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损益表及合并利润分配表编制综合举例1412

一、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例题1412

二、抵销内部投资、内部交易和内部债权债务1414

三、合并工作底稿1416

四、合并财务报表1418

第四节 俣并财务状况变动表1420

一、合并财务状况变动表编制概述1420

二、合并财务状况变动表中少数股东权益的处理1420

三、合并财务状况变动表的基本格式1421

第五节 内部应收帐款坏帐准备的处理1422

一、内部应收帐款计提的坏帐准备的抵销处理1422

二、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内部应收帐款坏帐准备的抵销处理1423

第六节 内部销售收入及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处理1425

一、内部销售收入的抵销处理1425

二、内部销售收入及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处理之一1426

三、内部销售收入及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方法之二1428

四、上期抵销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在本期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处理1429

第七节 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处理1433

一、内部固定资产交易及其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的抵销处理1433

二、不计提折旧的内部交易的固定资产的处理1435

三、计提折旧的内部交易的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1438

第十二篇 财务管理1449

第一章 总论1449

第一节 财务管理概述1449

一、财务管理内容1449

二、四方财务管理的特点1450

三、西方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1450

第二节 财务管理目标1451

一、财务管理目标1451

二、影响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因素1453

第三节 财务管理环境1454

一、理财环境概述1454

二、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1454

第四节 现代理财观念1458

第二章 财务管理的基础概念1461

第一节 资金时间价值1461

一、资金时间价值的含义1461

二、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1462

第二节 利率1467

一、货币资金的价格1467

二、名义利率的确定1470

三、利率的期限项目结构和利得率1473

四、利率项目结构的理论与实际应用1475

五、利率杠杆与公司决策1478

第三节 风险与收益——投资收益率1479

一、收益的风险性1479

二、系统风险与个别风险1481

三、风险性与期望收益率的关系1483

第四节 证券资产估价1484

一、企业资产估价基础1484

二、债券的估价1485

三、优先股票的估价1488

四、普通股票的估价1489

第五节 现金流量的构成与计算1491

一、现金流出要素1491

二、现金流入量要素1493

三、从财务报表计算现金流量1494

第三章 长期融资决策与资本结构理论1497

第一节 长期融资方式及其评价1497

一、长期债券1497

二、优先股1500

三、普通股1501

四、长期证券的发行1503

第二节 资本成本1505

一、资本成本的概念1505

二、普通股股本的成本1506

三、负债及优先股的成本1508

四、加权平均的资本成本1508

五、发行成本与加权平均的资本成本1510

第三节 财务杠杆效应和资本结构理论1511

一、资本结构与财务杠杆效应1511

二、不考虑企业所得税情况下的MM模型1513

三、考虑企业所得税情况下的MM模型1515

四、企业破产成本和财务危机成本1517

五、企业最优资本结构1518

第四章 投资决策1520

第一节 投资决策概述1520

一、投资的含义1520

二、投资的分类1520

三、投资的基本程序1522

四、现金流量1523

第二节 投资决策分析方法1525

一、投资回收期法1525

二、平均报酬率法1527

三、净观值法1528

四、现值指数法1531

五、内部报酬率法1532

六、评估方法比较1534

七、投资决策的特殊问题1538

第三节 证券投资决策1541

一、长期证券投资的目的1542

二、长期证券投资的程序1542

三、长期证券投资风险的防范1543

第四节 投资风险管理1544

一、投资风险的含义1544

二、影响投资方案现金流量不确定的因素1544

三、投资风险的分析方法1545

第五章 短期融资与流动资产管理1547

第一节 营运资金与短期融资1547

一、营运资金管理1547

二、短期资金筹措策略1549

三、短期筹资的成本与风险1551

四、商业汇票及贴现1552

第二节 现金与有价证券管理1553

一、现金管理1553

二、短期有价证券的管理1557

第三节 应收款管理1559

一、制定信用政策1560

二、发放信用和信用分析1562

三、观察信用动态1563

四、信用资金的控制1565

第四节 存货管理1566

一、各存货管理部门工作目标的协调1566

二、存货成本的计算与控制1567

三、企业与供应商关系的协调1571

第六章 股利政策1572

第一节 盈余分配与内部融资1572

一、盈余与现金的关系1573

二、内部融资的优缺点1573

第二节 股利分配对企业价值的影响1574

一、股利分配对企业价值没有影响1574

二、股利政策对企业价值有影响1574

三、股利分配的实际影响1575

四、股利分配策略的应用1575

第三节 股利政策1577

一、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1577

二、股利政策的制定1579

第四节 股利分派方式与程序1580

一、股利分派方式1580

二、股利发放的程序1581

第七章 企业所得税与税收筹划1582

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1582

一、所得税的基本特征1582

二、所得税的计税依据1583

三、所得税的属性1584

第二节 企业税收筹划的目的及行为规范1584

一、税收筹划与避税的本质区别1584

二、企业抑减税负的动机及客观条件1586

三、企业税负抑减的行为规范1589

四、企业税负抑减绩效的界定与评价标准1590

第三节 投资·筹资与税收筹划的实施1591

一、决定税负水平的内在构成因素1592

二、制约税负水平的市场经济因素1596

三、筹资对企业经营绩效与纳税负担的影响1597

第八章 财务预测与财务预算1601

第一节 财务预测1601

一、销售预测1602

二、利润预测1605

三、资金需要量预测1611

第二节 财务预算1614

一、销售预算1615

二、生产预算1615

三、成本费用预算1616

四、现金预算1617

五、预计财务报表1620

第九章 财务分析1623

第一节 财务分析概述1623

一、财务分析的目的1623

二、财务分析的内容1624

三、财务分析的基础资料1625

第二节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1627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1627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1628

第三节 企业资产周转状况分析1629

一、应收帐款周转率1630

二、存货周转率1630

三、流动资产周转率1631

四、固定资产周转率1631

五、总资产周转率1632

第四节 企业获利能力分析1632

一、销售利润率1632

二、总资产报酬率1633

三、资本收益率1633

四、资本保值增值率1633

五、社会贡献率1634

六、社会积累率1634

七、每股利润1635

八、每股股利与股利发放率1635

九、市盈率1635

第五节 财务状况变动表分析1636

一、财务状况变动表的结构1636

二、财务状况变动表的分析1637

第六节 公司财务状况的综合分析1640

一、比率体系分析法1640

二、百分率分析和指数分析法1642

三、杜邦分析法1643

第十三篇 会计监督1649

第一章 会计监督概述1649

第一节 会计监督的含义1649

第二节 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1652

一、会计监督的主体和对象1652

二、会计监督的依据1653

三、会计监督的内容1653

四、对财务收支的监督1658

第三节 会计工作的国家监督1661

第四节 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1662

第二章 货币资金的检查1663

第一节 现金的检查1664

一、现金业务帐户1664

二、现金检查策略1664

三、现金实质性检查1666

第二节 银行存款的检查1668

一、银行存款帐户1668

二、银行存款检查策略1668

三、银行存款实质性检查1670

第三章 存货的检查1672

第一节 产成品的检查1673

一、有关会计帐户1673

二、产成品检查的策略1673

三、产成品的内部控制系统及其评价1674

四、产成吕实质性检查1675

第二节 材料的检查1676

一、材料采购的检查1676

二、库存材料的检查1679

三、材料出库的检查1682

第四章 投资和无形资产的检查1684

第一节 短期投资的检查1684

一、短期投资检查的目的1684

二、对短期投资控制的检查1685

三、对短期投资的实质性测试程序1687

第二节 长期投资的检查1691

一、长期投资检查的标准1691

二、长期债券投资和股票投资相同之处检查1691

三、长期债券投资和股票投资不同之处检查1693

第三节 无形资产的检查1696

一、无形资产的性质1696

二、无形资产的分类1697

三、无形资产的检查方法1697

四、无形资产检查的目的1698

五、无形资产的内部控制1698

六、无形资产检查的具体内容1699

第五章 固定资产检查1703

第一节 固定资产增减的检查1703

一、会计帐户1704

二、典型经济业务和内部控制1705

三、检查策略1706

四、符合性测试1707

五、实质性检查1708

第二节 固定资产折旧的检查1710

一、会计帐户1710

二、固定资产折旧业务和内容控制1710

三、检查策略1711

四、符合性测试1711

五、实质性检查1712

第三节 固定资产管理的检查1713

一、典型内部控制业务及符合性测试1713

二、检查策略1715

三、实质性检查1715

第四节 固定资产清理和清查的检查1716

一、有关帐户1717

二、检查目标1717

三、相关经济业务内部控制及测试1717

四、实质性检查1718

第六章 负责的检查1720

第一节 负债检查的概述1720

第二节 流动负债的检查1721

一、流动负责的特点与检查的重点1721

二、应付帐款的检查1722

三、短期借款的检查1723

四、应交税金的检查1725

五、其他流动负债的检查1726

第三节 长期负债的检查1727

一、长期负债的特点和检查目标1727

二、长期负债的检查程序1728

三、长期借款的检查1728

四、应付债券的检查1729

五、长期应付款的检查1730

第七章 所有者权益的检查1731

第一节 实收资本的检查1731

一、实收资本业务涉及的有关帐户和会计处理1731

二、实收资本检查的目标1732

三、实收资本内部控制的检查1732

四、实收资本的实质性测试1734

第二节 资本公积金的检查1736

一、资本公积金业务涉及的有关帐户和会计处理1736

二、资本公积金检查的目标1737

三、资本公积金内部控制的检查1737

四、资本公积金的实质性测试1738

第三节 盈余公积金的检查1739

一、盈余公积金业务涉及的有关帐户和会计处理1739

二、盈余公积金检查的目标1740

三、盈余公积金内部控制的检查1740

四、盈余公积金的实质性测试1740

第八章 成本费用的检查1741

第一节 直接费用的检查1741

一、检查直接费用涉及的有关帐户1741

二、审查直接费用内部控制1742

三、确定检查策略1745

四、对直接费用内部控制系统的符合性测试1746

五、实质性检查1747

第二节 制造费用的检查1750

一、审查制造费用涉及的有关帐户1751

二、描述制造费用内部控制1752

三、确定检查策略1753

四、对制造费用内部控制系统的符合性测试1754

五、实质性检查1755

第三节 生产成本的检查1756

一、熟悉和掌握产品生产成本涉及的有关帐户1756

二、描述生产成本内邵控制系统1758

三、确定检查策略1759

四、符合性测试1760

五、实质性检查1761

第九章 销售和利润的检查1765

第一节 销售业务的检查1765

一、销售业务及其有关帐户1766

二、销售业务内部控制1768

三、确定检查策略1770

四、符合性测试1771

五、实质性检查1773

第二节 利润总额的检查1780

一、利润总额核算及其有关帐户1780

二、利润形成内部控制1782

三、确定检查策略1783

四、符合性测试1784

五、实质性检查1785

第三节 利润分配的检查1787

一、利润分配核算及其有关帐户1788

二、利润分配内部控制1789

三、确定检查策略1790

四、对内部控制的符合性测试1791

五、实质性检查1792

第十章 会计报表的检查1794

第一节 资产负债表的检查1794

一、资产负债表项目真实性的审查1795

二、资产负债表项目内容正确性的审查1796

第二节 损益表的检查1800

一、损益表项目正确性的审查1800

二、几个特殊项目的审查1802

第三节 其他报表的检查1804

一、财务状况变动表的检查1805

二、利润分配表的检查1808

第十四篇 具体会计准则操作1813

第一章 具体会计准则制定工作的总说明1813

第一节 总体目标和当前任务1813

第二节 具体准则的内容和结构1813

一、具体准则的内容1813

二、具体准则的分类1814

三、具体准则的内容结构1814

四、会计准则的编号1815

第三节 组织形式1815

第四节 具体准则的立项1815

第五节 拟制定的会计准则项目1816

第二章 应付项目操作说明1816

第一节 引言1816

第二节 定义1817

第三节 应付帐款操作方法1817

第四节 应付票据操作方法1818

第五节 应付债券操作方法1818

第六节 可转让债券和附认股权证券操作方法1819

第七节 债务重整操作方法1819

第八节 应披露的事项1820

第九节 应付项目的使用说明1820

一、附现金折扣的应付帐款的会计处理1820

二、现金折扣与折让的会计处理1821

三、关于借贷活动中的应付票据1821

四、应付债券溢价或折价的摊销方法1821

五、可转换债券和附认股权证的债券的会计处理1822

六、债务重整的会计处理1822

第三章 应收款项操作说明1823

第一节 引言及定义1823

一、引言1823

二、定义1823

第二节 应收帐款操作方法1824

第三节 应收票据操作方法1824

第四节 债务重整操作方法1825

第五节 预付款项操作方法1826

第六节 其他应收款操作方法和应披露的事项1826

一、其他应收款操作方法1826

二、应披露的事项1826

第七节 应收款项的使用说明1827

一、关于应收帐款1827

二、关于应收票据1829

三、债务重整时债权人的会计处理1830

第四章 存货的操作说明1834

第一节 引言及定义1834

一、引言1834

二、定义1834

第二节 存货的范围1835

第三节 存货历史成本的确定1835

第四节 存货的计价方法1836

第五节 应披露的事项1837

第六节 存货准则使用说明1838

一、关于存货的确认1838

二、关于采购成本1838

三、关于存货的计价方法1839

四、关于成本与市价孰低法1840

五、关于与存货有关的应在会计报表及其附注中披露的事项1841

第五章 投资的操作说明1841

第一节 引言及定义1841

一、引言1841

二、定义1841

第二节 短期投资的操作方法1842

第三节 长期投资的操作方法1843

第四节 房地产投资的操作方法1845

第五节 长期投资价值永久性下跌操作方法1846

第六节 长期投资的重估价操作方法1846

第七节 投资之间的划转1847

第八节 投资的处置方法1847

第九节 应披露的事项1847

第十节 投资的具体说明1848

一、关于投资的分类1849

二、关于投资入帐价值的确定1849

三、短期投资的期末计价1850

四、核算长期投权投资的成本法与权益法1851

五、长期投资价值的永久性下跌1853

第六章 借款费用资本化操作说明1854

第一节 引言及定义1854

一、引言1854

二、定义1854

第二节 确认方法1854

第三节 开始资本化的时间及暂停与中止1855

第四节 应披露的事项和借款费用资本的具体说明1855

一、关于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1856

二、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对象1856

三、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中止1857

第七章 固定资产核算操作说明1857

第一节 引言及定义1857

一、引言1857

二、定义1857

第二节 固定资产的确认1858

第三节 固定资产的原值1858

第四节 折旧的核算方法1859

第五节 固定资产的改扩建与修理的核算1859

第六节 固定资产的盘盈与盘亏和处置的核算1860

一、固定资产的盘盈1860

二、固定资产的处置的核算1860

第七节 固定资产的重估价核算方法1861

第八节 应披露的事项1861

第九节 折旧的计算方法1862

一、年限平均法(或称直线法)的折旧计算公式1862

二、工作量法的折旧计算公式1862

三、双倍余额递减法的折旧计算公式1862

四、年数总和法的折旧计算公式1863

第十节 固定资产核算操作说明1863

一、关于本准则的涉及范围1863

二、关于固定资产的定义和确认1864

三、关于固定资产原值1865

四、关于固定资产的重估价1866

五、关于固定资产折旧1867

六、关于固定资产改扩建与修理1868

七、关于固定资产的处置1869

第八章 无形资产核算操作说明1870

第一节 引言与定义1870

一、引言1870

二、定义1870

第二节 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方法1870

一、无形资产确认方法1870

二、无形资产计量方法1871

第三节 无形资产摊销的核算1871

第四节 无形资产转让与转销的核算1872

第五节 无形资产投资的核算1872

第六节 无形资产重估价的核算1873

第七节 无形资产维护和提高的核算1873

第八节 应披露的事项1874

第九节 无形资产核算操作说明1874

一、关于本准则的涉及范围1874

二、关于无形资产的定义1874

三、关于无形资产确认标准1875

四、关于无形资产计量1875

五、关于无形资产摊销1876

六、关于无形资产转让与转销1877

第九章 所有者权益核算操作说明1877

第一节 引言及定义1877

一、引言1877

二、定义1878

第二节 所有者权益的构成内容1878

第三节 投入资本的方法1879

第四节 增加资本的方法1879

第五节 发行费用的处理方法1880

第六节 接受捐赠和资产重估的核算1880

第七节 减少资本的核算1881

第八节 应披露的事项1881

第九节 所有者权益核算操作说明1882

一、关于本准则的涉及范围1882

二、关于投入资本1883

三、关于增加资本的会计处理1883

四、关于发行费用的会计处理1884

五、接受损赠的会计处理1884

六、股票股利的会计处理1884

七、关于减少资本1885

第十章 长期工程合同核算操作说明1885

第一节 引言及定义1885

一、引言1885

二、定义1886

第二节 合同分立和合同组合方法1886

第三节 合同收入的内容1887

第四节 合同成本的内容1887

第五节 合同收入与合同成本的确认方法1887

第六节 预计损失的确认方法与会计估计的变更1888

一、预计损失的确认方法1888

二、会计估计的变更1888

第七节 应披露的事项1889

第八节 长期工程合同的使用说明1889

一、关于长期工程合同的定义1889

二、关于长期工程合同的类型及合同的分立和组合1890

三、关于签订合同前成本的处理1891

四、关于合同收入的内容1891

五、关于合同成本的内容1891

六、关于确认合同收入与成本的方法1892

七、关于合同损失的确认1893

第十一章 研究和开发核算操作说明1894

第一节 引言和定义1894

一、引言1894

二、定义1894

第二节 研究和开发费用的组成1894

第三节 费用的确认及应披露的事项1895

第四节 研究和开发费用的操作说明1895

一、关于本准则涉及的范围1895

二、关于研究和开发费用的组成内容1896

三、关于研究和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1896

第十二章 现金流量表操作说明1897

第一节 引言及定义1897

一、引言1897

二、定义1897

第二节 基本要求1898

第三节 现金流量的分类1898

第四节 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说明1899

第五节 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说明1899

第六节 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说明1900

第七节 非常项目的现金流量说明及外币现金流量说明1900

第八节 不涉及现金收支的投资和筹资活动1901

第九节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1901

第十节 现金流量表的操作说明1904

一、关于现金的定义1904

二、关于现金流量的分类1905

三、关于投资及筹资相关的利息收入和股利收入及利息支出和股利支出的归类1906

四、关于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1906

五、关于不涉及现金收支的投资和筹资活动1907

六、关于非持续经营、购置和处理附属企业及其他营业单位产生的现金流量1907

第十三章 银行基本业务核算操作说明1908

第一节 引言1908

第二节 定义1908

第三节 贷款业务处理1909

第四节 呆帐与呆帐准备方案1910

第五节 存款业务1910

第六节 利息收入与支出业务1910

第七节 坏帐与坏帐准备业务核算1911

第八节 结算业务核算1911

第九节 表外业务的核算1912

第十节 应披露的事项1912

第十一节 银行基本业务的操作说明1914

一、关于本准则的适用范围1914

二、关于本准则的内容安排1914

三、关于抵押贷款的核算1915

四、关于贷款呆帐准备1915

五、关于利息收入1916

六、关于应收利息坏帐准备1917

七、关于会计报表1918

第十四章 递延资产核算操作说明1918

第一节 引言与定义1918

第二节 会计核算方法1919

第三节 应披露的事项1919

第四节 递延资产核算操作说明1920

一、递延资产的性质和定义1920

二、开办费的核算1921

三、经营租赁固定资产改良支出的核算1922

四、债券发行费用和股票发行费用的核算1922

五、递延资产在会计报表中的披露1922

第十五章 收人核算操作说明1923

第一节 引言1923

第二节 定义1923

第三节 收入的确认方法1924

一、销售商品1924

二、提供劳务1924

三、提供他人使用本企业的资产1925

第四节 收入的计量方法1925

第五节 应披露的事项与销售商品的具体实例1925

第六节 提供劳务的具体实例1926

第七节 收入操作的具体说明1927

一、关于本准则涉及的范围1927

二、关于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1928

三、关于劳务收入的确认1928

四、关于股利收入的确认1929

五、关于收入的计量1929

第十六章 外币折算业务操作说明1929

第一节 引言1929

第二节 定义1930

第三节 外币业务的折算1930

一、确认1930

二、汇总差额的处理1931

第四节 外币报表的折算1932

一、境外营业的分类1932

二、境外营业的会计报表1932

三、境外实体1933

四、境内子公司、联营公司、合营公司的会计报表1933

五、非人民币报表折算为人民币报表1934

第五节 境外实体处置方法1934

第六节 应披露的事项1934

第七节 外币折算实例1935

第八节 外币折算业务的具体操作说明1936

一、关于外币1936

二、关于外币业务1937

三、关于外币业务的折算1937

四、关于外币项目在会计报表日的核算1937

五、关于外币投入资本的折算1938

六、关于汇总差额的处理1939

七、关于外币报表的折算1939

第十七章 所得税会计业务操作说明1940

第一节 引言1940

第二节 定义1941

第三节 所得税费用(或利益)的确认和计量方法1941

第四节 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方法1942

第五节 被投资企业的未分配利润调节方法1943

第六节 应披露的事项1943

第七节 所得税会计的操作说明1943

一、关于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1944

二、关于分析方法的选择1944

三、关于债务法的运用1945

四、关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1945

五、关于纳税亏损的处理原则1946

六、关于投资分回利润的处理1946

第十八章 合并会计报表操作说明1947

第一节 引言与定义1947

第二节 编报单位说明1947

第三节 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1948

第四节 合并会计报表的种类1949

第五节 合并会计报表会计期间与会计政策说明1949

第六节 内部交易的抵销事项1950

第七节 少数股东权益和少数股东损益说明1950

第八节 合并会计报表的附注1951

第九节 合并会计报表的具体操作说明1951

一、关于本准则规范的范围1951

二、关于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理论1952

三、关于合并会计报表的编报单位1952

四、关于合并范围1953

五、关于合并会计期间和会计政策1953

六、关于合并价差1954

七、关于集团内部债券投资与应付债券的差额1954

第十九章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操作说明1955

第一节 引言与定义1955

第二节 会计政策说明1955

第三节 会计政策变更说明1956

第四节 会计估计变更说明1957

第五节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操作说明1957

一、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的内涵1958

二、企业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的情况1958

三、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1959

四、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1961

第二十章 职工福利业务操作说明1961

第一节 引言与定义1961

第二节 社会保险说明1962

第三节 住房公积金说明1962

第四节 其他额外福利1963

第五节 应披露的事项1963

第六节 职工福利费的具体操作说明1963

一、关于本准则的涉及范围1964

二、关于其他额外额利列为费用的原因1964

三、关于会计处理与税法的关系1965

第二十一章 捐赠和政府援助业务操作说明1965

第一节 引言与定义1965

第二节 捐赠说明1966

第三节 政府补助说明1966

第四节 应披露的事项1966

第五节 捐赠和政府援助具体操作方法1967

一、关于准则涉及的范围1967

二、政府补助的确认1968

三、捐赠的确认1969

第二十二章 或有事项和承诺业务操作说明1969

第一节 引言与定义1969

第二节 或有事项的确认方法1970

第三节 或有事项的披露方法1970

第四节 承诺说明1971

第五节 或有事项和承诺的业务操作说明1971

一、关于本准则涉及的范围1971

二、关于或有损失的确认1972

三、关于反诉的会计处理1972

四、关于或有收益的会计处理1973

五、关于承诺与或有事项的区别1973

第二十三章 关联方关系及交易的披露方法1974

第一节 引言1974

第二节 定义1974

第三节 关联方关系说明1975

第四节 关联方交易说明1975

第五节 会计报表应披露的事项1976

第六节 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的具体说明1976

一、关于准则的题目1977

二、关于关联方关系1977

三、关于在会计报表中关联方关系的披露1978

四、关于关联方交易的定义及内容1978

五、关于关联方交易的披露1979

第二十四章 清算业务操作说明1980

第一节 引言与定义1980

第二节 清算会计期间和清算会计报表说明1981

第三节 清算资产负债表的编制1981

第四节 净资产变动表的编制方法1983

第五节 清算财产表的福利方法1985

第六节 财产分配表的编制方法1986

第七节 清算业务的具体操作说明1987

一、本准则规定的范围1988

二、企业清算的形式和程序1988

三、清算会计期间的确定1988

四、清算会计报表的种类1989

五、清算报表的计价基础1989

六、共益债务和预计清算费用1990

七、清算资产负债表的格式1991

第二十五章 租赁业务操作方法1991

第一节 引言与定义1991

第二节 租赁的分类1992

第三节 承租人的会计处理1993

一、融资租赁1993

二、经营租赁1993

第四节 出租人的会计处理1994

一、融资租赁1994

二、杠杆租赁1994

三、经营租赁1994

第五节 回租说明1995

第六节 转租赁业务1995

第七节 应披露的事项1995

一、承租人1995

二、出租人1996

第八节 租赁业务的具体操作说明1996

一、租赁会计准则的范围1997

二、租赁的分类1997

三、承租人的会计处理1997

四、出租人的会计处理1998

五、回租和转租赁的会计处理1999

第二十六章 期货业务操作方法2000

第一节 引言与定义2000

第二节 期货结算公司业务说明2001

第三节 期货经纪公司业务说明2002

第四节 期货投资企业业务说明2002

第五节 应披露的事项2003

第六节 期货业务操作具体说明2004

一、关感动期货交易有关支出的处理2004

二、关于交易手续费的处理2005

三、关于持子合约的浮动盈亏2006

四、关于套期保值交易2006

五、关于披露2007

第二十七章 企业合并业务操作方法2007

第一节 引言与定义2007

第二节 企业合并的性质2008

一、购买2008

二、股权联合2009

第三节 企业合并方法2009

一、购买法2009

二、联营法2011

第四节 应披露的事项2011

第五节 企业合并业务的具体操作方法2012

一、企业合并的性质2012

二、企业合并时的会计方法2012

三、购买成本以及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确定2013

四、购入商誉和负商誉的处理2013

第二十八章 非货币性交易业务操作业务方法2014

第一节 引言与定义2014

第二节 同类非货币性资产的交换业务2015

第三节 非同类非货币性资产的交换2015

第四节 应披露的事项2016

第五节 非货币性交易的具体操作说明2016

一、本准则的适用范围及其与易货贸易的关系2016

二、非货币性交易的定义2017

三、交换价值和损益的确定2017

四、补贴款的处理2018

五、如何在会计报表中揭示非货币性交易的有关信息2018

第二十九章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说明2019

第一节 引言与定义2019

第二节 编制资产负债表的要求2019

第三节 报表项目的列示2020

第四节 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及附注2020

第五节 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具体操作说明2021

一、适用范围2021

二、资产负债表的格式2021

三、比较资产负债表2022

四、资产负债表的附注2023

五、注册资本项目的列示2023

第三十章 损益表的编制说明2023

第一节 引言与定义2023

第二节 基本要求2024

第三节 损益表报表项目列示2024

第四节 损益表的结构及报表附注说明2025

第五节 编制损益表的具体操作说明2026

一、营业收入的范围与分类2026

二、非常项目的定义和在损益表中的列示2026

三、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在损益表中的列示2027

四、所得税作为一项费用在损益表中列示2027

五、利润分配包括的内容2027

六、损益表的格式2028

第三十一章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事项操作方法2029

第一节 引言与定义2029

第二节 调整事项的说明2029

第三节 非调整事项说明2030

第四节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事项的具体操作说明2030

一、关于本准则的题目2030

二、关于本准则的所规范的内容2031

三、定义的表述2031

四、关于调整事项2032

五、关于非调整事项2032

第十五篇 常用会计法规选编2035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2035

企业财务通则2038

企业会计准则2043

工业企业财务制度2050

工业企业会计制度2066

工业企业会计制度若干问题的补充规定2127

商品流通企业财务制度2131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2147

股份制试点企业财务管理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2191

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2197

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2209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2227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2233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2238

总会计师条例2264

会计人员工作规则2267

工业企业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参考方案)2275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2283

会计证管理办法(试行)2288

关于在职会计人员培训工作的意见2289

会计专业职务试行条例2291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2294

热门推荐